热点问题答复 首页 > 公众参与 > 常见问题回复 > 热点问题答复

创建文明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

发布日期:2015-09-23  来源:胶州政务网
    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日前已全面展开,创城将会对我们的城市和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全市上下应该如何推进创建工作?本报记者就有关创城工作采访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宋振祥。

    记者:宋部长,现在创城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请您谈一下,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宋振祥:全国文明城市,简称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发展的综合评价,从最新版《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看,118项测评指标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党的建设方方面面,大到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小到每一位市民的日常行为习惯,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个综合性创建,也是对一座城市的最高褒奖和最重要品牌。

    记者: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变化?

    宋振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已经开展到第五届,前四届主要以地级以上城市为主,2014年,中央文明办加大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度,从全国挑选165个县级市作为提名城市,山东省共有13个,胶州市是青岛地区唯一一个。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胶州来讲,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项重要的使命,这不仅是一个荣誉称号,更是推动城市全面升级的契机和抓手。因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118项测评标准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将会大大提高,我们市民的整个生活环境将会大大改善,我们这座城市的精气神和人文素质将会大大提升。作为普通市民,会切实增强我们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记者:既然创城会带来这么多好处,那么我们创城的主题和理念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应该把握住什么?

    宋振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让群众得实惠的利民工程、惠民工程,创城的主题和理念就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创城的关键就是全民重视、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全民奋斗,牢牢把握创建为了群众、创建惠及群众、创建依靠群众,一切以群众为核心,通过三年的创建,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党风政风廉洁高效、社风民风崇德向善、公共服务均等健全、社会治理安全和谐、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人民群众幸福美满的现代化新区和美好家园。

    记者:看来,我们目前创城的思路已经很明确了,那么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哪些工作呢?

    宋振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周期为三年,自被确认为全国文明城市(县级)提名城市以来,胶州市确定了“一年达标准、两年抓规范、三年建长效”的思路,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7月份,我们针对目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行了责任分解,实施市级领导包挂制度,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全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得到显著提升。9月17日,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调度会,建立“8+4”督查机制,进一步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全面推开创建工作。

    (下转第二版)    (上承第一版)

    目前距离第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迎检还剩不到1个月的时间,已经到了各项工作全面整改落实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宣传发动。在不断加大新闻宣传力度的基础上,集中开展当前我市“最突出普遍存在的5个不文明行为和文明市民最应具备的5个文明行为”征集活动,继续加大户外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大规模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是抓好责任落实。以“两办”名义下发《胶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责任分解》,将创城的每一项任务明确分解到各责任单位,责任单位按照分工抓好推进落实。

    三是抓好督查督导。成立8个专业督查组和4个日常督导组,根据相关单位工作职能,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开展督查督导工作,督查情况将形成督查专报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阅示,同时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是抓好创建活动。成立胶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扶持一批志愿服务项目,征集招募一批志愿者,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为创城出一份力。同时,各镇(街道)、相关部门单位将结合业务工作,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建工作。

    记者:宋部长,既然创城这么重要,那么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宋振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市上下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目前,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开展起来,重中之重是需要全体市民行动起来、参与进来,我们恳切的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认识创城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能以一名文明市民的标准要求自己,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来,每一个人都能为创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只要我们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赢取这块金字招牌,就一定能够实现“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目标愿望。(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