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
2017年,我市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按照上级部署要求,紧紧抓住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主基调,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党员先锋作用明显增强。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的政治任务,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3期,邀请省、青岛市委党校专家教授进行授课辅导。连续4期邀请中央部委和国家行政学院的专家领导集中解读十九大精神,累计轮训全市党员干部1万多人次;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奉献余热”为主题,召开全市千名离退休干部情况通报会;在全市2789个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新时代先锋”“主题党日+”,使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组织生活的“必修课”;依托“胶州党建服务网”,设立“党的十九大”学习专区,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线自学;编撰了《党支部“两学一做”指导手册》和《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实施规范》,创新了支部组织生活会“七步工作法”;建立市级领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联系点,深化拓展“双千”、“双联”、“双建”工程,共为所联系村(社区)投入帮扶资金160余万元,办理民生实事214件,化解矛盾纠纷183起,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00多个;创新建立机关支部与村企支部“双百共建”机制,统一安排全市294个机关支部与294个村企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实现了机关支部与村企支部互促共进;开展“党员+”行动,推动党员由“要我干事”向“我要干事”转变。广泛开展党员义工服务,已开展集中大型活动17次,累计服务时间2.13万小时。
城市党建新格局逐步形成。明确“1+6”工作目标。“1”,即:以“创群众满意组织、做群众满意党员、办群众满意实事”为总体目标:“6”,即:组织管理立体化、运行制度规范化、队伍建设常态化、为民服务精准化、党群活动品牌化、党建考评在线化“六个具体目标”。系统构建了组织管理体系、运行制度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党群服务体系、党群活动体系、目标考评体系“六大工作体系”,强化抓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支撑、加大经费保障、抓好示范引领、建立表彰制度、扩大党建宣传六大工作保障“六大工作保障”,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持续提升。
农村基层基础不断巩固。将全市823个村居划分为四类,对村居精准管理、精准施策,推动党建工作和村居发展共同驱动;持续加大基层运转经费保障力度,全面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通过建立“换届负面清单、任期责任清单、违诺问责清单”三张清单等措施,夯实了村“两委”换届基础;建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村党组织书记发展本领明显提升;建立农村发展党员负面清单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入党流程,保障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两新”组织党建提档升级。采取“建、联、挂、靠”等方式,抓实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实现了组织建设全覆盖。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对青岛(胶州)辣椒产业商会(协会)党委以辣椒产业支援南疆建设做法予以报道;推行党委兼职副书记轮值制度,完善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选派“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12606人,推进了“两新”组织规范化建设;积极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助力精准脱贫,在全市范围内选取了100家企业分别联系100个后进村庄,彰显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服务型党建深化提升。优化平台民生服务功能,做好日常监控,切实提高“报事”质量和“办事”质量。加强组织网格员队伍建设,全年共评选表彰季度、年度优秀网格员372人(次),调整不称职网格员146人。编发《民情专报》12期,刊发各单位为民服务典型案例40篇,以典型案例的方式对服务型党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了表彰通报;在党建APP专设“考评督查”模块,对各层级党组织进行党建责任考核,有效推动了基层党建责任有力有效落地。先后获得中央、省、市领导批示,新华社内参、人民日报内参、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予以宣传报道。
干部队伍活力持续迸发。坚持科学选干部、配班子、强队伍,创新制定了分片定向联系单位开展常态化考察办法,变集中性考察为日常考察,并建立了考察结果反馈机制,切实考准考实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日常德才表现,向全市干部队伍传递了“有为才能有位”的信号,树立了尚实干、敢担当、勇作为的用人导向;出台《干部挂职工作实施办法》。先后选派36名优秀干部到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岗位挂职锻炼。通过举办培训班、发展论坛等形式,培训各级干部5500余人次;进一步规范干部日常管理监督。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出台工作规范、制定机关服务流程,营造了良好的干部监督氛围,推动形成各部门单位齐抓共管监督合力,切实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
人才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形成“3+X”政策体系,人才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组织开展“第十一批拔尖人才”推荐选拔工作,进一步激发各领域人才干事创业、奉献社会的动力;组织实施“青蓝接力”培养行动,建立了“十百千”企业家培养对象人才库、新生代企业家创业创新导师库及“青蓝接力”师徒团队,创立了一系列企业家培训班载体,切实将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引导工作落到实处;组织开展首届“金胶州英才周”暨产学研对接活动,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千人计划”专家以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与我市250余家企业进行产学研对接。累计签署合作协议30项,20所高校、科研院所与61家参会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人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