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

我市物流业2016年发展回顾与2017年愿景

发布日期:2017-03-29  来源:胶州政务网

  2016年,我市积极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集中发力功能区建设、多式联运发展、物流招商引资等工作,提升了物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空港新区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创新发展,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和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

  2016年我市物流业发展成就

  上级政策资源“叠加效应”显现

  依托青岛市双重“节点”的区位优势和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及胶东国际机场航空物流体系,我市加快构建海陆空铁多式联运枢纽,先后获批两个“国字号”荣誉。2016年6月2日,我市海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顺利通过全国公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6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之一,目前已形成半年为周期的示范工程建设情况汇报机制;7月8日,胶州湾国际物流园顺利通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评审和公示,成功获评29家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之一。

  海陆空铁多式联运枢纽“门户效应”显现

  班列开通方面,2016年,青岛中心站新开通2条国内班列(宁夏西大滩、新疆库尔勒),1条国际班列(中蒙班列),青凭越国际班列试运行,中乌快速直通班列顺利进行了测试。全年完成到发量35.5万TEU,同比增长76%,位列全国第四位,增长幅度在已运营的10个中心站中位列第一。贸易便利化方面,2016年,青岛港五期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与黄岛新设卡口铁路港站之间的货物专用通道获批建设,实现了港站联动融合延伸发展,园区海关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新建成无害化处理中心,国检胶州办事处增设口岸查验科,进一步丰富了口岸查验业务及货物检验检疫除害处理功能。招商引资方面,2016年9月,山东济铁胶州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1.93亿元,预计2017年5月完工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46家“多式联运经营人”到园区中心站开办运输业务。

  重点物流项目“集聚效应”显现

  我市立足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准确把握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优化提升物流业态,引进培育建设了一批高端物流项目。清华大学胶州智慧物流研究中心、清华-北卡胶州双创基地、山东济铁胶州物流园、宝湾物流、青岛传化公路港、青岛京东电子商务产业园、海尔(胶州)虚实网服务园、普洛斯仓储等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第三方、第四方重点物流项目进展迅速,有力助推了全市物流业态水平提升。

  物流业“供给侧改革效应”显现

  近年来,我市着力深化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A级物流企业评选、政策引导、项目建设、融资渠道等方面推动传统物流企业拓展精益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快递服务等具备创新服务潜能的领域。引导企业引入“互联网+”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优化运输方式分工与衔接、降低综合运输成本。截至目前,全市注册物流企业531家,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94家,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22家,其中3A级企业10家、4A级企业7家、5A级企业5家。

  招才引智“突破效应”显现

  我市积极对接高端物流业态发展趋势,加快“引智”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清华大学北卡EMBA商学院学员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宣传推介胶州,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家来胶投资兴业。推动我市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加速推进胶州服务山东半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2016年7月19日至20日,山东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工作座谈会在我市召开,与会专家充分肯定我市多式联运工作情况。

  2017年我市物流业发展愿景

  我市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双向物流枢纽建设这个核心,争取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各部委的政策支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和欧亚经贸产业园等“国字号”功能区,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业态先进、运营高效的物流业发展格局,力争实现5项突破:

  在“一带一路”双向物流枢纽建设中求突破。2017年,推动青岛中心站增开2条国际班列(中越、中乌),2条国内班列(四川成都、宁夏中宁),确保全年完成到发量40万TEU;投资1.2亿元新建两条1050米装卸作业线,1.6万平方米转运仓库并配备相应设施设备、作业人员,使作业能力由现在的56万TEU提升至112万TEU。积极配合和推进海关、国检部门制定多式联运监管模式改革方案,构建“单一窗口”和“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多式联运新模式,真正实现报关、国检、查验、放行、海铁联运交单“一站式”办理。启动保税区和铁路口岸申建,在新机场周边设立综合保税区,在示范物流园内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全面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在招商引资方面求突破。依托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加快船公司、货代公司、贸易公司等多式联运经营人引进力度和山东济铁胶州物流园建设进度。依托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引进航空快递、区域分拨结算中心、保税物流等项目。依托国家级开发区和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引进电商物流、全国知名物流企业总部。力争北京交通大学多式联运研究中心及实践基地落户,提升全市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争取政策资源方面求突破。继续加强与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上级相关部门沟通、接洽,积极争取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和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的后续支持政策,实现政策的叠加效应。争取国家物流专项建设基金、农产品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网络、多式联运转运设施等专项基金,支持我市物流重大工程、重点园区、重点企业。

  在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方面求突破。发挥胶州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交通与运输协会对接等工作。组织物流企业参加A级物流企业评估及相关行业评先选优工作。

  在开放合作中求突破。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以及重要口岸城市的交流、合作,争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等高端物流行业峰会在胶州召开,不断提高我市发展现代物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