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规文件及解读 > 政策解读

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动能转换——《胶州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总体方案》解读之十

发布日期:2017-12-27  来源:胶州政务网

        5.新能源交通装备产业。瞄准轻量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积极推动新能源乘用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围绕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速延伸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力争到2021年,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整车及零部件。在开发区、洋河等区域,重点引进增程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项目,同步带动关键总成、驱动电机系统、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本地化研发与生产。加快传统汽车零部件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应用,增强车桥、座椅、油箱、活塞杆、散热器、齿轮、电子线束等产品技术创新度和市场竞争力。

  轨道交通关键配套。在九龙、胶北等区域,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电网装备、通信信号装备、轴承、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及配套系统,提高本地化配套率。增强系统集成与供应链管理服务,推进技术创新研发,完善检修维护保养增值服务体系,加快业内重点企业由单一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二)实施服务业提质工程,推动五大业态升级

  1.特色消费产业。聚焦信息消费、商贸服务、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绿色消费等重点领域和方向,促进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到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0亿元,努力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消费中心。

  高端消费。引导消费由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品质消费升级,着力打造集休闲娱乐、游玩美食、健康养生、学习创造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体验式消费综合体。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地产企业参与国际免税商品城、国际优质商品城、日韩特色商街等高端产品供应中心建设,汇聚全球知名品牌旗舰店。依托综合保税区等功能性平台,大力发展服务航空旅客、休闲度假者等群体的免税购物、时尚产品展销、跨境直销等新兴消费业态。依托新机场、大沽河旅游度假区,加快培育信息消费新业态,推动大数据应用服务发展。创新信息服务模式,构建新型信息服务运营平台,鼓励发展以C2B和C2M为主的智能定制消费模式。实施数字家庭示范普及工程,扩大智能家居消费。

  旅游休闲。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商务、健康、教育、休闲度假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积极融入青岛旅游节点设计,构建“新机场-大沽河度假区、胶州湾湿地-青岛市区沿海”外地来青旅游新格局。构建全域旅游总体空间架构,大沽河旅游黄金轴带突出休闲购物、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生态景观等元素,西南部区域重点发展生态休闲体验型乡村旅游,临空经济区周边突出发展商务旅游、航空工业旅游等。依托孔子六艺文化产业园、少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大力发展研学游、影视体验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围绕洋河慢生活体验节、玉皇庙民俗庙会等打造胶东半岛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21年,年接待游客总人数达到900万人次。

  文化教育。发展“文化+互联网”,促进演艺、数字影视、创意设计等业态。发展“文化+节庆会展”,重点培育3-5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特色自主品牌展会,促进大沽河博物馆等各类展馆产业化运营。到202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着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线教育、社会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支持民间资本在教育服务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加快推进青岛大学胶州校区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力争2021年前再新引进2所高等院校。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在重点企业建设一批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